人人都可做店主 卻撬不動一方線上市場
在傳統(tǒng)實體渠道優(yōu)勢日漸微弱時,不少企業(yè)開始謀求轉型,此時依靠微信朋友圈、小程序的線上紅利衍生出社交電商這一新型產業(yè)。抑制不住“嘗鮮”的欲望,化妝品連鎖店屈臣氏、嬌蘭佳人、唐三彩等紛紛駛入社交電商賽道。然而,并不是開什么“車”都能在這一賽道上“飛馳”起來。目前,除了嬌蘭佳人還在賽道上且試且行,其他多數化妝品連鎖店都已出局。
購買“禮包”加盟店主
據悉,去年5月,唐三彩、嬌蘭佳人相繼推出社交電商平臺,到8月份,屈臣氏也緊鑼密鼓地推出了屈臣氏小店。
新快報記者通過梳理發(fā)現,嬌蘭佳人、屈臣氏及唐三彩所推出的社交電商平臺采用的都是“購買禮包成為入駐店主”的推廣模式。成為屈臣氏小店的店主需要購買“店主禮品”,之后可獲得1年正式店主的身份,外加299元的優(yōu)惠券,折算下來可以當作是0元開店。
同樣,在嬌蘭佳人微信下單購買價值399元禮包中任意一款,即可成為嬌蘭佳人APP商城新店主。新快報記者以擬加入者身份向嬌蘭佳人某內部員工咨詢,對方告知“成為店主后,日常到平臺分享貨品給微信好友購買,其他類似于囤貨、采購、運營管理均不用管,平臺會配有客服為消費者服務;而他人通過分享的二維碼成功購買產品后自己就可以享有提成了”。
社交電商之路不好走
然而,化妝品連鎖店的社交電商之路并不好走。記者發(fā)現,繼屈臣氏小店、唐三彩潮妞會宣布關閉后,目前的頭部化妝品門店社交電商還有嬌蘭佳人在苦苦支撐。
短短五個月后,2018年12月15日,屈臣氏小店在微信公眾號公告表示屈臣氏小店業(yè)務關閉。至于關閉原因,截至發(fā)稿,屈臣氏方面暫未回復記者。隨后,唐三彩潮妞會也悄然離場,記者日前打開潮妞會微信小程序購買相關產品時,相關產品顯示已下架。
此時,仍堅持在社交電商領域摸索的嬌蘭佳人,似乎也顯得力不從心。自去年上線社交電商業(yè)務以來,直到目前也未取得突破性進展。數據顯示,目前嬌蘭佳人店主版APP下載量僅在2萬余次。嬌蘭佳人方面向新快報記者表示,關于線上商城,官方預計5月28日前后對外公布一些信息。
在嬌蘭佳人員工看來,開展線上商城實則有利有弊!暗昝娑际侵v業(yè)績的,若本來這片區(qū)的消費者都到自己店里來買東西,結果其他區(qū)的人通過線上商城將本片區(qū)的消費者拉走了,那就會影響到自身利益!痹谠叫銋^(qū)某嬌蘭佳人門店,當記者問及有關線上商城情況時,店內員工才簡單向記者介紹這一業(yè)務!暗昝胬撕途上銷售都可以算業(yè)績,線上賣出去的算是外快;在一般情況下,消費者最多在線上選擇購買某款特價商品。對于升級成開店店主,目前仍局限在嬌蘭佳人內部員工!
對于化妝品連鎖店社交電商推進緩慢,精通社交電商領域的分析人士向新快報記者表示,對比于用戶基數大的綜合性社交電商,化妝品等細分領域的垂直社交電商并不具備優(yōu)勢。“垂直型社交電商相比于綜合性社交電商,其商品多樣性的相對缺乏是先天不足。另外,從行業(yè)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垂直型社交平臺嘗試于綜合型社交電商已經發(fā)展成行業(yè)頭部企業(yè)的背景下,不但沒有體現出后發(fā)優(yōu)勢,反而呈現出一種被圍剿的態(tài)勢,顯得有些時運不濟!
析因
線下遇冷轉戰(zhàn)線上渠道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近幾年,化妝品門店的生意愈發(fā)難做,再加上微商、電商、社交電商等新興渠道分流,使得化妝品門店苦不堪言。在此背景下,不少原先對線上渠道抱以抵觸態(tài)度的實體商家開始嘗試線上渠道。事實上,在電子商務的沖擊下,以屈臣氏為代表的線下實體化妝品連鎖門店亟需改革。在線下百貨和街鋪的客流下降60%的背景下,長期以來,嬌蘭佳人主打下沉市場的理念受到嚴重沖擊。而在這場生死攸關的“戰(zhàn)役”中,嬌蘭佳人想到了以電商突局。此前,嬌蘭佳人董事長蔡汝青曾表示,現在電商的總量大過CS(注:日化產品在終端銷售中的化妝品店、日化店、精品店系統(tǒng)所構成的銷售終端網絡系統(tǒng))總量,可能將近一倍,哪個真要做品牌的不做電商是不可能的。
根據蔡汝青構想,在線上商城產生的所有利潤,扣除必要的費用和分傭,全部歸加盟店老板,商城一分不留。這一構想的實現難度不言而喻。蔡汝清坦言,要把利益問題理解到位并設計好,把系統(tǒng)開發(fā)好,把商城搭建好,有點麻煩,現在還在邊運營邊改,估計到今年3月1日前可以基本就緒。然而,預想沒能完全照入現實,嬌蘭佳人的社交電商進程趕不上原先計劃。
延伸
社交電商分銷模式 與傳銷難以切割干凈
社交電商分銷模式,會不會觸及到傳銷的性質?此前,花生日記APP就因“平臺(分公司)—運營商—超級會員—超級會員……超級會員”的層級式管理架構及采取多層級傭金計提制度等手段被認定涉及傳銷,其中,層級最多的鏈條甚至發(fā)展到51層。再看嬌蘭佳人的社交電商模式,其線上商城擁有3種不同身份,即VIP、店主和店經。之所以以三層劃分,則由于《禁止傳銷條例》中對于傳銷的認定條件之一為層級在三級以上。
“就當前來看,社交電商分銷模式要徹底與傳銷切割干凈還是很難的。一是社交屬性的銷售裂變增長速度過快,二是平臺沒有真正做好有效的規(guī)避措施!本W經社-電子商務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蒙慧欣向新快報記者表示,分銷模式是否在打傳銷的插邊球,就要看涉嫌傳銷存在幾個判斷標準,是否需要交納或變相交納入門費;是否分層級,直接或間接發(fā)展下線;是否根據下線獲利,上線從直接或間接發(fā)展的下線的人員數量或銷售業(yè)績中計提報酬或“返傭”。
“可以說,傳銷披上互聯(lián)網的外衣后變得更為隱蔽,往往通過商業(yè)利益吸引等形式捆綁下線,那么作為普通的消費者需要的是理智分辨避免落入傳銷的‘坑’!泵苫坌勒f。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