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上都能追劇了,為什么他們要在露天看電視劇?
在電視、網絡上看節目十分便利的當下,為什么要去露天觀看?看到上海電視節露天放映預告,8月3日,市民吳先生特意趕到離家半小時路程的金橋國際商業廣場看了一場“露天電視”,這是他第一次體驗露天觀劇。
60個名額已滿,現場不時有市民前來問詢。
坐著小馬扎,巨大的電風扇吹來絲絲涼意。大屏幕上播放著《我們的動物鄰居》。有人抱著孩子,有人頭發花白,大家保持著社交距離,聚精會神盯著屏幕,在2020年的這個夏夜,仿佛穿越回了小時候搖著蒲扇在家門口看露天電影的時光。
觀眾經線上預約進場觀影,入場需出示“綠碼”并測溫。
第26屆上海電視節露天放映活動8月3日啟動,在為期5天的時間內,分別在大寧國際商業廣場、大寧音樂廣場、金橋國際商業廣場、松江開元地中海商業廣場、松江云間糧倉五個放映點,集中播放28部海內外優秀電視作品。商圈的露天公益放映,讓市民在消暑納涼購物的同時享受文化盛宴。
“小時候,常常在村里看露天電影。”尹阿姨是蘇州人,在上海帶孫子。小朋友只有兩歲半,在奶奶懷里很安靜,看到畫面中的小刺猬,嘴里發出“呀呀”的聲音。“外面空氣好,座位也有一定間隔。帶孩子過來,讓他體驗一下我們小時候的感覺。”
為了露天觀劇順利舉辦,影視節組委會和現場工作人員動足了腦筋。這場公益露天放映被分為內場和外場。內場限制60個預約名額,外場也控制在100人內。進場時,觀眾測溫、戴口罩、出示隨申碼樣樣不能少,場地消毒、控制座位間隔、配備洗手液、消毒棉球、花露水件件到位。有人帶了爆米花入場,立刻被全程盯場的工作人員“叫停”。“為了保障安全,現場配備了七八名工作人員。”一位工作人員介紹。
在金橋國際商業廣場放映點,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觀看。
小馬扎也是主辦方特意設計的情懷入口。“這樣可以避免擋住后面的人,也能更好地還原看露天電影的舊時光滋味。”金橋國際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除了嚴格的防疫措施,針對露天放映的場地客觀因素也做出了相應措施,如天氣較炎熱時在現場配備水幕風扇,如遇雨天也會與主辦方溝通提前2小時發出通知,并在現場留有告示牌及值班人員。小雨時,則會為現場觀眾準備一次性雨披。
松江開元地中海商業廣場和云間糧倉也參與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露天放映活動。松江區文旅局影視產業科陳俏仕介紹,依據電影節露天放映積累的經驗,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了放映點的現場管理。“每天晚上都會有不一樣的精彩。露天放映活動喚醒了觀眾對大銀幕觀影的需求,帶動了市民夜間文化消費,相關商圈的人氣回升明顯。”
記者從組委會獲悉,今年放映的優秀電視節目包括《伍六七之最強發型師》《巴巴爸爸之歡樂一家親》《凡人修仙傳》《但是還有書籍》《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風味人間》《尋味東莞》《溫德米爾兒童》《河神2》等。其中不僅有入圍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的作品,也有即將于下一季度在各大平臺播出的最新佳作,“我們還安排了不少觀眾見面會,文化惠民、文化樂民。”(鐘菡)
- 標簽:二次元h漫畫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