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隔日返現 “升級版”多忽悠老年人
近年來,針對老年人詐騙的案件層出不窮,“老掉牙”的不說,最近更是頻現“升級版”。
《法制日報》記者近日采訪湖北多個基層辦案單位,梳理針對老年人的新并請他們逐一支招,提醒廣大老年人謹防。
因家人其購買健身生活館的“玉石養生坐墊”,72歲的退休工人李奶奶竟病倒住院。
“母親像被了一般,咋說都不聽,她若有個三長兩短,我就要把保健館給掀了。”李奶奶兒子憤憤地說。
此前,竹溪縣城開了一家健康生活館。逛街時,李奶奶被這家健康生活館的小姑娘拉進店內聽課,還獲得了免費體檢、按摩和保健品體驗。
有了這第一次,李奶奶便著了迷,每天兩次、風雨無阻地去聽課,而且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開口閉口不離養生,關鍵是還一個勁地夸人家服務好。
聽說保健館正在賣一款“玉石養生坐墊”,只要2980元,李奶奶立馬落入“溫柔陷阱”,要買下坐墊。
接到李奶奶兒子報警后,竹溪縣聯合工商部門對這家健身生活館進行調查,發現所謂的“玉石養生墊”只是一個皮革墊子,里面填充有圓形物,通電后能發熱。
像竹溪縣這樣賣保健用品時主打“甜蜜攻勢”、設下“溫柔陷阱”的店家不在少數。
湖北省襄陽市有一家玉制品有限公司,專門針對老年人銷售玉床、保健品,每臺玉床市場價為8000元。
襄陽市樊城經偵中隊中隊長馬擁政介紹,這家公司成立以后招納24名員工,并對員工進行所謂的企業文化培訓,要求員工不得用真實姓名和客戶打交道,對外全部以玉字為名,在日常培訓中“顧客就是父母”,嚴格要求員工遵循一對一服務客戶模式。
為了吸引更多老人,這家公司在襄陽先后開設3家體驗門店,專門接待老年人上門體驗玉床等產品,再加上送玉墜、現金紅包(100元至1000元不等)、生活物資等輪番“甜蜜攻勢”,老年人紛紛上鉤。
隨后,這家公司便以“顧問團”為名推出了理財產品,用高息為誘餌,讓顧客以“支持費”名義購買該理財產品。
警方提醒:不要盲目參加各種健康、免費體檢、免費試用、免費義診、上門服務等活動,防止落入“溫柔陷阱”。購買保健食品一定要到正規商場、超市、藥店或專賣店購買。
幸虧銀行工作人員發現并及時報警,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的張爹爹才免遭上當。
1月8日,長陽縣接到轄區一家銀行報警,稱有位老人要向陌生賬戶匯款,怎么勸也不聽,懷疑被騙了。
長陽縣都鎮灣迅速趕到事發地,見到了正在銀行大廳里發愁的張爹爹。
見他要匯這么多錢,銀行柜員便問張爹爹該賬戶是不是他的家人、親戚或熟悉人的。
1月6日,張爹爹在家接到一個電線萬元的大。不過,對方要其支付20%個人所得稅后,金就會直接打入中人的賬戶里。隨后,對方發來一個銀行賬戶。1月8日一大早,張老從家里來銀行準備打款給對方。
為了打消老中的疑慮,向老人詳細了電信詐騙的手段,并當面打通了騙子的電話,與騙子進行交鋒,沒過多會,對方意識到遇見“高人”,隨即掛斷電話。
張爹爹這才意識到自己真的上當了,當即拉住的手說:“呀,這些錢是我的養老金!今天,你算是為我撿回一條命。”
事后,民訴老人,今后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短信,不要透露個人的信息,更不要向陌生人匯款或轉賬,防止財產遭受損失。
據了解,現在類似的退稅不在少數。“調控樓市,實行減免稅收”“國稅工作人員主動要給你打錢”等,遇到這樣的事,很多老年人容易心動被騙。
警方提醒:接到“中大退個稅”、“購房退稅”等陌生電話時不要輕信,部門不會采取打電話這種方式辦理退稅、發放補貼、凍結資金;如遇陌生人電話通知到銀行辦理轉賬手續,無論什么借口,都不要輕信。
這絕對不是一個玩笑。一些老年人在面對“天上掉的餡餅”,往往迷失方向,一頭栽進了騙子早就挖好的“隔日返現”坑里。
2016年7月初,朱婆婆聽說楊家廠鎮有人做產品推廣,去現場聽課就能免費領取禮品。
7月3日,朱婆婆來到鎮上的宜家人賓館,果然領到10個雞蛋。現場7名青年男女自稱來自江蘇謠夢紡織品有限公司,并說只要老人幫忙宣傳該公司生產的駝絨被,以后每天都有禮品相送。
推廣活動6點開始、7點結束。隨后幾日,朱婆婆約上同村老人,步行5里,趕到賓館二樓聽課。在領到兩包面條和一小瓶白酒后,現場400余名老人被告知,交納100元押金,免費領取一個艾灸枕頭,100元隔日退還……
在一步步引誘下,主辦方推出了“包治百病”的駝絨被。7月7日,朱婆婆等51名老人每人掏出1800元背回駝絨被。
次日,老人們拿著押金條找上門卻發現推廣處人去樓空。而所謂駝絨被也是假冒偽劣產品。
辦案稱,此類詐騙多采用免費發放禮品為噱頭,吸引老年人繳納金領取品,并以隔天返現金為誘餌,獲取大量現金后卷款潛逃;同時,這些詐騙團伙開展活動一般選擇非工作日,以逃避監管。
警方提醒:老人在理財方面了解不多,在騙子們的鼓吹下,很容易就被“免費禮品”“高額回報”“押金隔日返現”所吸引;遇到投資項目時,老人要多留心眼,多跟子女溝通,當心貪小便宜吃大虧。
天生歪頭又跛腳,配上一套光鮮行頭,夾上一個黑提包,就成了退休的民政局長,還能廣大幫老人安排工作、辦理政策補貼。
采用這種手法,因詐騙先后4次坐牢的湖北宜昌當陽男子,在宜昌枝江、當陽、夷陵區等地農村行騙作案10余起,騙走農民養老錢6萬余元。
2016年4月以來,枝江市問安接到多起報警,稱村子里來了位老男人,自稱是退休的民政局長,想在農村找間干凈房子養老,在租房時提出可以給村里的老人安排工作,還可以辦理政策補貼;可當這些老人交了不菲的服裝費、保險費后,這個民政局長的電話就再也打不通了。
問安迅速組織到群眾家庭走訪,同時調取視頻資料,發現嫌疑人是一老年男子,歪頭禿頂走跛,戴墨鏡背黑包,騎著一輛摩托車。
群眾反映,這名男子雖其貌不揚但派頭大,自稱以前是民政局長,老婆是檢察院的,干兒子是大企業的老板,“想當保安交了費就可以隨便進,想辦補貼和低保一個電話就搞定”。
“這顯然是針對農村留守老人的系列,騙子騙走的都是老人們的養老錢。”辦案透露。
問安迅速針對摸排出的線索發布協查通報,組織辨認比對,確定該男子為有詐騙前科人員潘某。
潘某今年60歲,當陽廟前人,未婚獨居。自1983年來,其先后4次因詐騙獲刑;2015年出獄后不思,又干起老本行,冒充老干部流竄農村行騙。
警方提醒:老年人不要隨便相信所謂的退休“”“老干部”能幫忙安排工作、辦理政策補貼,千萬別因小失大。
1月14日,一邊行囊準備回家過年,一邊思忖著明年還要不要再來打工的李小今,第一次知道農民工也可以“退休”。”如今五六十歲的農民工中,養老保險繳滿15年的并不多,他們普遍的觀念是“干一天算一天”。[詳細]
年金會議22日登場,為了防止群眾沖突,臺北警方動員2000人。至于擴大管制區域則為忠孝西、東以南,林森南以西,南海、和平西以北,中華以東等區域,視狀況管制疏導。[詳細]
在深圳依靠乞討為生長達9年的王大爺,早前接受街坊,花了500元買了一部手機,打印了微信支付寶的二維碼,并貼在了用來乞討的水杯上,讓沒現鈔的市民掃碼付款。[詳細]
隨后,被救男童母親發朋友圈全城尋找“”,當地網友接力轉發找到了救人小英雄——井研中學高一女生朱麗妍、但余婷。最終,大家幫忙找到了這兩位見義勇為的“小英雄”,兩人都是井研中學高一(14)班的學生,一位叫朱麗妍,一位叫但余婷。[詳細]
資料圖片:韓國舉行大規模,要求總統樸槿惠辭職對干政事件負責。據報道,“樸槿惠下臺非常國民行動”表示,當天的是本月最后一次燭光,通過將要求樸槿惠下臺和檢方大企業集團。[詳細]
局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安倍準備迎接不可預測的“特朗普時代”的到來。成為安倍推進特朗普對策之范例的是上世紀80年代與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建立起信賴關系的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做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