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銀行金融科技成果亮相海峽論壇兩岸金融發展研討會
作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第十一屆海峽論壇近日在廈門舉行,受到兩岸各界的廣泛關注。同期召開的兩岸金融發展研討會,則是海峽論壇下設的重要子論壇。本次研討會以“金融開放與金融創新”為主題,由大陸方面和臺灣方面金融產業合作推進小組共同主辦,圍繞兩岸普惠金融合作與展望,共同探討深化兩岸金融融合發展的方向與路徑。
今年的兩岸金融發展研討會研討會,吸引了大批來自兩岸金融領域政、商、學界的代表,國臺辦經濟局局長張世宏,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強,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金融產業合作推進小組召集人、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廈門大學副校長葉世滿,江蘇蘇寧銀行董事長黃金老出席本次論壇。
黃金老作為陸方銀行代表,發表了名為《金融科技在中小銀行的應用——江蘇蘇寧銀行的實踐》的主題演講。他表示,蘇寧銀行定位為一家 “科技驅動的O2O銀行”,聚焦供應鏈金融、微商金融、消費金融和財富管理四大核心業務。其中,科技驅動是致力于金融科技創新,O2O是線上線下融合、場景互聯。蘇寧銀行將持續通過金融科技+場景互聯,創新金融產品,為兩岸廣大消費者和企業客戶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開業剛滿兩年的蘇寧銀行,多項金融科技實踐成果顯著。消費金融方面,蘇寧銀行建立起全維度的大數據風控體系,并將金融科技應用到消費金融全流程。2018年2月,上線了區塊鏈金融黑名單數據服務系統,金融機構可獨立部署節點接入聯盟鏈,并開展區塊鏈黑名單數據上傳和查詢等業務,通過將金融機構的黑名單數據加密存儲在區塊鏈上,實現欺詐風險的聯防聯控。目前,該平臺已經具有1100萬黑名單數據,7家金融機構接入。
與此同時,蘇寧銀行打造了“風聲”黑產輿情監控系統,基于人工智能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時監控互聯網上出現的灰黑產從業人員及其客群信息,并與蘇寧客群進行關聯,生成灰黑名單庫、特征庫,對灰黑產的輿情進行全方位監控,已擁有9萬+互聯網核心黑產人員信息。此外,還有50萬數據級的“幻識”反欺詐關系圖譜以及“尋跡”IP畫像模型、“極目”黃牛識別系統、“伽利略”信用風險模型矩陣、“識器”欺詐設備檢測系統、 “千尋”智能催收系統等,為消費金融全面保駕護航。
微商金融方面,蘇寧銀行建立了行業、經營者、商戶經營情況三位一體的微商貸風控系統,從行業、企業、個人等8個維度對小微企業風險進行預警,并提供從低到高的5個風險標記,有效保障微商金融安全。供應鏈金融方面,蘇寧銀行研發上線了“多普勒”企業風險預警系統,已引入500多個維度的信息,全方位展示企業經營狀況,使用企業知識圖譜、爬蟲支撐的企業客戶資訊信息、行業數據分析、財務數據分析等,對企業貸款的貸前貸中貸后全過程進行風險監控,為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提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9月29日,蘇寧銀行成功通過基于區塊鏈的國內信用證信息傳輸系統(BCLC)發出了第一筆國內信用證,是BCLC全國第三家接入銀行,在新型銀行中為首家,獲得了“2017年度江蘇省銀行業創新服務有影響十大事件”和“2018年度南京市金融創新獎”等榮譽。截至目前,蘇寧銀行依托區塊鏈已累計開立信用證超10億元。
2018年8月,蘇寧銀行打造的物聯網區塊鏈動產質押平臺在江蘇省泰州市太和港上線,實現了完整的融通倉融資模式,采用區塊鏈技術記錄質押物的所有權,并運用物聯網技術監控質押物物品形態,據此實現物權和物品的確認,提高動產管理水平,縮短融資周期,完善銀行風控體系。今年3月推出的區塊鏈+物聯網汽車庫融平臺,賦予資方對其遠程存放的在庫資產(車輛、鑰匙)進行有效的智能化監控和管理,獲評“CITE 2019區塊鏈應用創新優秀案例”。
創新才能發展,交流才會進步,合作才能共贏。近年來,隨著兩岸關系的不斷深化,經貿發展及兩岸民眾交流往來日益頻繁,兩岸金融與科技的合作越發緊密?萍简寗+場景互聯=普惠金融,這是蘇寧銀行的普惠金融新模式。蘇寧銀行期待在不斷的合作和交融中,讓金融服務像水一樣滲透到更多的生態,讓兩岸人民共享發展金融科技紅利,共創兩岸的價值和繁榮。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