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8月發行規模環比下降 信托公司轉型謀出路
原標題:信托公司轉型謀出路
據用益信托網統計,8月房地產類集合信托產品發行規模為402.68億元,環比下降37.83%,占當月信托產品發行總規模的29.90%。業內人士表示,房地產信托監管政策收緊效果開始顯現,房企融資“凜冬”已至。如果后續非標融資進一步收緊,房地產行業可能會出現“二八”分化。大型房企的融資也會出現收緊的情況,可能會轉向其他高成本的融資渠道。
信托8月發行規模環比下降
據用益信托網統計,8月共有55家信托公司成立集合信托產品1608只,環比下降4.34%;成立規模為1346.63億元,環比下降11.29%。從產品成立的投資領域來看,8月金融類集合信托產品規模為432.23億元,環比增加30.61%,占當月信托產品發行總規模的32.10%,取代房地產類成為第一名;房地產類集合信托產品規模為402.68億元,環比下降37.83%,占比為29.90%;基礎產業類集合信托產品規模為373.31億元,環比下降3.44%;工商企業類集合信托產品規模為105.96億元,環比上升33.87%。
分析人士稱,8月集合信托成立規模下降主要受房地產信托業務明顯萎縮影響。此前,房地產業務大概能占到整個信托公司業務的四成比重。7月,信托公司地產業務迎來了一波嚴監管。多地銀保監局對轄區內信托公司進行“窗口指導”,要求信托公司2019年三季度末房地產信托規模不得超過二季度末的水平,并對地產信托業務提出一系列要求。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政策層面對“房住不炒”的定調未改,房地產調控再度升級。下半年房企融資的銀行、債券、信托融資等可謂全面收緊,未來難言樂觀。房企目前受到了兩方面壓力的“夾擊”:一方面是作為“補血”來源的銀行、債券、信托等融資渠道的全面收緊,另一方面是償債高峰將至。
克而瑞研究數據顯示,從房企債券到期情況來看,2015年公司債及中期票據發行量較大,多數企業的債券期限在3-7年間,2019年房企面臨償債高峰期。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房企到期債券可能突破3000億元,屆時房企將面臨更大的償債以及融資壓力。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今年上半年,內地房企海外發債規模激增,發行利率均值較去年同期上漲約2個百分點。房企融資成本增加明顯,美元融資利率超過10%。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房企融資的“凜冬”已至。如果后續非標融資進一步收緊,房地產行業可能會出現“二八”分化。大型房企的融資也會出現收緊的情況,要選擇其他高成本的融資渠道。
多領域發力促轉型
某大型信托人士表示,房地產業務“限額”后,信托公司也不必悲觀,基建業務有望“接力”。用益信托網統計,8月基礎產業類集合信托產品成立規模為373.31億元,雖環比略降3.44%,但同比大增逾75%。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表示,基礎產業類業務募集規模增長相對穩定,但結合央行降準以及地方債額度放出的消息,大幅增長的希望也并不大。
中信信托常務副總經理王道遠認為,當前信托公司面臨一系列挑戰。但信托業務具備內在轉型的動力,以適應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適應監管、擁抱信息科技和擁抱資管新規的創新發展。
王道遠指出,信托公司未來有三大發展方向。從融資功能來看,信托公司未來可以支持民營企業融資;支持國家重大戰略中的基建項目;尋找戰略新興產業中的PE、并購投資機會;推進標準化信托融資工具的發展。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