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xlz40"><optgroup id="xlz40"><center id="xlz40"></center></optgroup></center>
    <span id="xlz40"><table id="xlz40"></table></span>
    <label id="xlz40"><xmp id="xlz40">

    <center id="xlz40"><tr id="xlz40"></tr></center>

  1. 從“用不上”到“有保障”——共和國能源業發展成就巡禮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9-16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能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能源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能源生產實現跨越式發展,能源消費實現顯著改善。

    從“普遍用不上”到“普遍有保障”

    工人在河南周口燃機項目施工現場忙碌(2017年7月26日攝)。周口燃機項目是國家“西氣東輸一線”總體規劃的重要燃氣發電工程。 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 攝

    今年前7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4.6%。其中,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585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8%。

    回首70年前,有限的能源基本用于工業領域,居民生活用能很難得到保障,農村地區基本無電,大城市才有電力供應,照明時間還常常受限,人均年生活用電量不足1千瓦時。大多數城鄉居民基本依靠薪柴和煤炭做飯取暖。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1世紀以來,隨著能源供應保障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家用電器普及率顯著提高,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等逐漸進入家庭,居民用能條件顯著改善,從“普遍用不上”到“普遍有保障”,進而向用能“高品質、個性化”轉變。

    隨著西電東送±1100千伏“新疆準東—安徽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的最后一相導線順利跨越天塹長江,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特高壓大跨越——昌古特高壓長江大跨越工程全線貫通。這是導線展放后的昌古特高壓長江大跨越工程北岸跨越塔(2018年4月15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

    目前,我國人均年生活用電量約695千瓦時,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已經全部解決。居民天然氣消費量從1980年的2億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380億立方米。如今,能源在百姓生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擔心隨時會斷電到踏踏實實用電,從燒柴火做飯到用燃氣灶炒菜……70年來我國能源惠民利民水平顯著提高。完成了小城鎮中心村農網改造升級、農村機井通電和貧困村通動力電工程;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城鎮配網建設、成品油質量升級、能源扶貧等民生用能行動取得重要成就。能源基礎設施和供應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適。

    這是寶鋼股份煉鐵廠一號高爐(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寶鋼股份供圖)

    從“一窮二白”到能源大國

    新疆瑪湖油田進入全面開發階段,遼河油田的長停井復產,多個油田連獲高產油氣井……今年以來,我國油氣勘探開發獲多點突破,原油產量穩中有升,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

    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石油產量只有10余萬噸。經過幾代石油人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取得矚目成就:1959年發現大慶油田,1963年石油基本自給,隨著勝利、華北、中原、塔里木、長慶等油氣田的發現,1978年全國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2010年突破2億噸。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石油行業的發展歷程是我國能源業日新月異的縮影。

    中石油西氣東輸管道公司銀川管理處的巡檢人員對西氣東輸中衛氣壓站內的管道、壓力表進行檢查(2016年3月28日攝)。 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70年前,我國能源工業基礎薄弱,煤炭生產基本以手工作業為主,輸電電壓等級低,石油產量遠不能滿足需求。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能源生產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一躍成為能源大國,基本形成了煤、油、氣、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北煤南運,遠距離輸送能力大幅提升,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目前,全國煤礦采煤機械化程度接近80%,千萬噸級煉廠合計加工能力超過全國總加工能力的40%,一批特高壓輸電通道建成投運,輸電線路長度超過60萬公里,油氣管道總里程超過12萬公里。

    與此同時,能源發展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加快培育。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多能互補集成優化項目實施,儲能產業政策進一步完善,一批微電網、儲能示范工程啟動建設。

    從“以煤為主”向“清潔化、多元化”發展

    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崇頭鎮的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2018年10月18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今年初,國家能源局宣布,我國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十三五”總量目標任務提前兩年完成,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潔煤電供應體系。

    70年來,隨著我國能源總量不斷發展壯大、用能方式加快變革,清潔低碳化進程逐步加快,能源結構持續大幅優化改善。

    受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特點影響,新中國成立初期,煤炭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90%以上,當時煤炭不僅是工業的“糧食”,還為交通運輸提供動力,火車都是蒸汽機車,汽車上也背著“煤氣包”。

    這是張家口市沽源縣豐源店鄉境內的風電場(9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能源結構不斷優化。傳統能源利用方式加快轉變,清潔低碳轉型步伐逐步加快。煤炭加工轉化水平大幅提高,成品油質量升級擴圍提速,重點領域電能替代初見成效。煤炭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總體呈下降趨勢,由1953年的94.4%下降到2018年最低的59%;石油占比在波動中提高,由1953年最低的3.8%提高到2018年的18.9%;天然氣、一次電力及其他能源等清潔能源占比總體持續提高。

    “當前,我國能源發展正處于轉型變革的關鍵時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們要著力推動能源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推進能源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能源惠民利民工程,加強能源供應保障和安全生產。”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說。(記者劉羊旸)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伊人色综合九久久天天蜜桃|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热の无码热の有码热の综合|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 久久九色综合九色99伊人| 热の无码热の有码热の综合|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久久久亚洲裙底偷窥综合 |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婷婷激情综合色五月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色先锋资源久久综合5566| 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免费视频|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躁|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无码人妻|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综合狠狠| 色综合天天综合高清网|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波多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99sescom色综合|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