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中止IPO,孫正義的千億“愿景”能如愿嗎?
憑借首個千億美元愿景基金,孫正義塑造了一個全球性的科技帝國。在他的“國度”里,Uber、WeWork這些百億美元估值的企業曾風光無限。去年,軟銀從愿景基金中凈賺了110億美元。
而就在軟銀雄心勃勃地推出千億規模的二期愿景基金時,美國時間周一,WeWork正式宣布撤回上市申請,IPO之路戛然而止。這是繼公司聯合創始人Adam Neumann被迫下臺后,WeWork的又一壞消息。
不只是WeWork,包括Uber、Slack等在內,軟銀近年來押注的公司不斷遭遇挑戰;市場也把冷水潑向孫正義的科技帝國。
WeWork和Uber相繼“翻船”
上周,WeWork的核心人物 Adam Neumann迫于上市壓力從CEO的職位上退下,軟銀股價應聲大跌2%。根據券商CLSA和研究機構Bernstein的估算,過去兩年拉,愿景基金和軟銀通過向WeWork母公司We Company多次注資,已經獲得了近30%的股權(27%至29%),投資規模近110億美元。
WeWork的估值最高曾達到450億美元,不過在公司宣布取消IPO計劃前,WeWork的估值不到100億美元,縮水四分之三。
軟銀近年來押注的公司不斷“翻船”,除了WeWork之外,已經上市的Uber也是軟銀愿景基金重倉投資的公司。2017年,軟銀向Uber投資70億美元,根據金融數據提供商Refinitiv的數據,軟銀通過注資獲得Uber 13%的股權,成為其最大的股東。不過上市以來,Uber股價已經下跌超過30%,近5個月市值就蒸發超過50億美元。
另一家軟銀投資的明星公司Slack目前股價也較今年6月的高位下跌40%,并且低于IPO價格25%。根據券商Daiwa的數據,軟銀愿景基金持有Slack 7.3%的股權。
“企業在一級市場的估值與上市后二級市場的估值往往有較大的差距,這主要是因為一級市場的投資人限于一些風投企業參與者,而當企業上市后,這些風投機構可能就會失去可信度,導致股價大跌。”Daiwa分析師Yoshi Ando表示,“而基于這種估值來計算的投資機構盈利也會遭遇下滑!
不過軟銀表示公司對投資企業估值的計算有自己的方法。軟銀財報顯示,過去一個季度,愿景基金及其子基金利潤增長65%至36億美元。
下一個千億級美元基金
目前,軟銀正在積極推動愿景基金二期項目,根據孫正義今年8月透露的信息,到今年年底,一期基金投資就將全部消耗殆盡,軟銀正向蘋果、富士康等企業募資,預計將籌得1100億美元的下一個千億級美元基金。
業內人士對于軟銀的下一個基金,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
占愿景一期基金一半投資的沙特公共投資基金表示,只會將一期基金的利潤投入二期基金。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營銷學教授Scott Galloway認為,“這相當于表明,我們不會再往里面投錢了。”但孫正義上個月表示,仍在與沙特方面接洽。
Galloway教授甚至表示:“愿景基金二期已經‘死’了,軟銀的一切討論都是宣傳罷了。”
而Bernstein分析師Chris Lane則持樂觀態度。他表示:“WeWork的IPO失利在軟銀的戰略中屬于非常罕見的案例,我并不認為投資人會為此改變對愿景基金未來的投資。”
但Lane提出,愿景基金的管理有待加強,比如需要更加透明的決策,并建立對投資公司的治理標準。Lane預計,軟銀在We Company的投資是基于240億美元左右的估值,如果WeWork上市估值僅100億美元,那么意味著愿景基金將會虧損24億美元。
投行Jefferies分析師Atul Goyal在近期的一份投資報告中寫道:“愿景基金在Uber的投資上也面臨損失。按照目前Uber 30%的股價下跌來計算,愿景基金本季度的虧損就接近40億美元!盙oyal的報告還未把軟銀所投的另一家上市不久的公司Slack的損失納入計算。
目前軟銀的愿景基金已經投資了約80家公司,其中大部分仍未上市。軟硬對于該基金的管理信息也大多不透明。Daiwa的分析師Ando表示,投資人期待看到更加簡單易懂的投資組合。
資產價值已縮水近半
券商CLSA上周下調了對軟銀愿景基金的估值;谛碌墓浪,CLSA認為愿景基金的資產價值約390億美元,這比該基金在所有科技公司的650億美元的投資總額要少了近一半。
分析師Oliver Matthew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細化了對愿景基金估值的計算方法,基于已經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并把估值應用到我們更為熟悉的未上市的公司,比如WeWork!
軟銀對此未予置評。不過孫正義此前表示,一期基金的回報已經達到186億美元。目前軟銀一期愿景基金已經消耗了 85%。一期基金的原則是保證15%的投資留到未來的投資項目或者有選擇性的分配給股東。
但WeWork和Uber遭遇的“滑鐵盧”在前。“只要這些大公司打個噴嚏,那么整個愿景基金就會感冒,F在愿景基金就好像是得到了肺炎一樣! Galloway表示。
自動駕駛專家、作家Dan Albert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些投資者相信Uber可以通過滑板車或者送餐等業務實現盈利,但這一切都取決于估值。如果他們的估值遠低于目前的水平,那么盈利也許是可能的!
Albert教授認為,從特斯拉,到Uber再到WeWork,公司的核心價值并沒有發生改變,特斯拉的核心是汽車公司,WeWork是房地產公司,Uber是高端出租車服務公司。
一些人開始質疑共享經濟的未來。不僅僅是Uber,谷歌的自動駕駛公司Waymo的估值也被摩根士丹利下調了40%。摩根士丹利上周四將Waymo的估值由1750億美元下調至1050億美元,這也暗示著自動駕駛商業化還需要很長的路。
而WeWork上市無望,軟銀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錢再燒一會兒。根據《金融時報》預測,軟銀需要為WeWork至少再投資15億美元,幫助其渡過IPO前的資金難關。
WeWork的新任CEO也已經開始討論如何縮減開支以減少虧損,包括裁員和出售此前被We Company收購的三家公司。與此同時,市場仍然對共享辦公空間的前景表示樂觀。
新加坡房地產概念開發商艾克空間(Arcc Spaces) CEO陳嘉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共享辦公領域經歷了這幾年的變化后,一刀切的方案已經行不通。企業要獲得成功就不能以IPO為目標,而是需要深入市場,適應不同客戶的需求,不斷開拓新的市場。”艾克空間致力于東南亞市場共享辦公空間的開發,近期在上海剛剛開設了第五家高端辦公空間。
世邦魏勢力執行董事智慧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兩年,全球對與共享辦公的需求其實是在迅速提升的,我們的研究調查顯示,需求的增長達到50%。雖然今年以來我們看到一些品牌收縮甚至停滯了瘋狂的發展,但是這都不會影響整個行業繼續向前發展的趨勢!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