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管巨頭安本標準發出吶喊:現在是投資A股好時機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述紅 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程再獲推進。近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將在2020年逐步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外商持股比例限制。在此背景下,包括外資私募在內的機構正在加速國內市場布局。
全球資管巨頭安本標準投資董事兼中國股票投資主管姚鴻耀,在10月18日由私募排排網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對沖基金年會上就發出了自己的吶喊:中國資本市場目前具備非常大的吸引力,現在仍是投資A股的好時機。
公開資料顯示,安本標準投資管理是標準人壽安本集團 (Standard Life Aberdeen plc) 旗下投資業務的品牌,該集團由標準人壽集團與安本資產管理集團合并而于2017年成立,管理資產達 5571億英鎊,觸角遍及全球,是英國最大兼歐洲第二大的主動型資產管理公司。按本標準在上海的全資子公司安本標準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早在2015年便已成立,公司于2017年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并于2018年成功發行第一支A股基金產品。
姚鴻耀從海外視角下分析中國A股時表示,目前A股仍具備較強吸引力。首先,從股數和市值的角度來看,A股市場的寬度與深度比港股、美國中概股要大,其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板塊,跟內需相關的公司比較多,這導致很多投資者尤其是海外投資者不夠了解A股市場。
“阿里巴巴、騰訊、海天味業、國旅這四家公司里,哪一家公司累計三年表現最優越?”姚鴻耀以此舉例,并表示很多美國人會選海天味業,很多歐洲人會選國旅,很少人選擇阿里巴巴和騰訊。“然而,答案其實是國旅,它三年累計下來有268%的回報率。”
在姚鴻耀看來,這個例子說明有太多人不了解A股,而A股所容納的寬度和深度里,具備著非常多的投資機會。
同時,A股市場市場表現和全球市場的關聯度不高,與國外指數重疊性比較低,今年來A股市場還跑贏了世界各地的市場,這對國際投資者來說是非常大的吸引力。“關聯度不高,能夠給投資者提供風險和回報的分散;國際指數在A股的配置非常低,與中國現在作為第二大經濟體不匹配,這意味著未來國際指數在中國的配置會逐步加大。”
此外,從橫向估值角度來看,A股市盈率在14倍左右,處于較低水平,與新興市場的市盈率持平,具有較強吸引力。“而從盈利增長率來看,A股明年EPS增長率大約為15%-20%。兩相對比,A股盈利增長率高,市盈率方面卻沒有那么高,比其他市場合理。從這點上看,現在也是切入A股市場的好時機。”
另一重因素在于A股還有一條長跑道——消費升級大趨勢。這一判斷來源于中國現在的一個重要趨勢,即中國以往以出口導向的經濟已經轉向內需。未來的十多年,中國中產階級的升級會繼續增大,高檔消費人群比重將從2017年的6000萬增加到2025年的1億以上,其中蘊含著巨大的消費升級機會。
姚鴻耀分享了一則研究信息,每個中產階級日均有100美元消費能力。在美國、歐洲,這一人群正逐漸減少,但在中國和東南亞地區,中產階級的人群會逐步加大,整個人口結構和消費模式有很大的轉變。
“最近也有不少聲音說降級,但整體形勢還是在升級,例如煙草、啤酒、白酒越貴,其增長率越高。可以說消費升級一條是非常長的跑道。在此背景下,人壽保險、健康、醫療等領域都是需要長期注重的板塊。”姚鴻耀說。
瞄準這些領域就直接投資?很明顯不行。姚鴻耀表示,還是要專注公司質量,而公司質量包括四個環節,唯有將這四個環節都做到位,才可能做出好的投資決策。
第一個環節是衡量護城河有多寬,是否可以加大護城河,護城河未來會不會變得狹窄。在這一點上,公司經營模式很重要;第二個環節要考量管理層執行能力,關注管理層在這方面的過往記錄和表現;第三個環節要關注財務報表,希望公司擁有非常健全的財務報表,負債率不能太高;第四個環節則要關注ESG。
“對海外投資者來說,環境保護、社會貢獻、公司治理這三個要素非常重要。如果一家公司誠信有問題,意味著他們管理不夠規范。對于這樣的公司,我們不會考慮投資。”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