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戀
丈夫袁迪寶,84歲,廈門人;妻子李丹妮,85歲,法國人。1956年,他們在杭州相愛,不得已分別,保持通信卻再未見面,丹妮一直未婚。2011年,兩人在中國廈門重逢,3天后結婚。這段愛情佳話里最動人的部分,是雙方對道德和責任的堅守,以及深深隱藏但從未泯滅過的愛。傳奇之后,這種愛就化為了兩人相伴共度余生的綿綿深情。這比傳奇本身,更有力量。
暮年牽手的夫婦
即將來到的9月26日,是84歲的袁迪寶與85歲的李丹妮結婚兩周年紀念日。兩年中,如果是平常的一天,他們會這樣來度過:上午,袁迪寶要去游泳。過去他是去海邊,在兒孫的勸說下,才挪進了一家室內游泳館。李丹妮則會打掃房間,把丈夫的衣服和手帕從大到小一件件熨好。下午,李丹妮會做些備課的工作。每星期廈門大學法語系的學生要來三個人到她家,由李丹妮主持一個法語角的活動。袁迪寶有三個兒子。老大的孩子有時來找李丹妮輔導英語,老二的孩子準備去法國進修室內裝飾藝術,會間或來補習法語。袁迪寶則在編輯和潤色李丹妮的法文傳記《混血兒》的中文譯稿。晚上吃過飯,袁迪寶要和李丹妮在復式住宅的樓上一層來回散步。
下午工作的時候,兩個人話不多。但是李丹妮告訴我,那有一種共同傾注精力完成一件事情的感覺,“即使都沉默,也很美好”。散步的時候,也和他們住在一起的老三袁維群和妻子歐陽鷺英常能聽見他們熱烈地交談。袁迪寶的聽力很差,憑借助聽器,才只能聽見依稀的聲音,因此控制不好自己的音量,聲音大如洪鐘。“丹妮對我說,旁邊樓的人都能聽到你在講什么!哈,我說怕什么?我們心里沒有邪和鬼,我們就是兩個頑童,兩小無猜!”高興起來,袁迪寶會對著李丹妮唱歌,經常是那首美國音樂片《翠堤春曉》的英文歌曲《當我們年輕時》(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當我們還年輕/在美妙的五月清晨/你說你愛我/那時我們還年輕。”這是在杭州的浙江醫學院求學時,袁迪寶曾和李丹妮一起唱的歌。只不過現在人真的老了。“她說年紀大了,嗓子啞了,不愿意唱。我就照唱不誤。”袁迪寶說。他聽不見自己的聲音,調兒都跑到天邊了。李丹妮笑倒在他身上,袁維群和妻子也笑成一團。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