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臺專家攜手推進重癥監護“融合”式改革
中新社深圳11月16日電 (鄭小紅 陳永祥)ICU(重癥監護病房)是醫院中危重病人的搶救中心,15至16日在深圳舉行的首屆深港臺兩岸三地重癥高峰論壇,希望通過深港臺業界同行的交流,實現兩岸三地ICU的融合式發展。
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于凱江教授、臺灣奇美醫療中心加護醫學部主任陳奇祥教授、美國外科學院創傷教育委員會主席Demetriades教授等頂尖專家出席論壇。
大會主席、深圳市醫學會重癥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馮永文介紹說,上世紀90年代初,深圳市人民醫院和第二人民醫院相繼成立了獨立的重癥監護病房,當時僅有10余名醫生和30余名護士。經過20余年的發展,目前全市所有二甲以上醫院均設立了ICU,ICU床位數達到360余張,醫護人員達1600多人,大幅提高了危重病癥搶救成功率。
馮永文稱,盡管有這樣的進步,深圳乃至整個國內的重癥醫學起步仍然較晚,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國際化ICU專科培訓體系。
而香港ICU已有近50年的歷史,人才培訓體系完善。香港醫院管理局深切治療部中央統籌委員會主席殷榮華教授指出,香港有兩套并行的體系對ICU醫生進行培訓和認證,一是香港麻醉科醫學院下設的危重病學科,另一個是香港內科醫學院下設的深切治療科。2014年,其內科體系培訓出來的ICU專科醫生總數已占到73%。
港大深圳醫院重癥醫學科主管、顧問醫生李衛全認為,深圳與香港的醫療體系各有特色,深圳的ICU不能照搬香港模式。為此,港大深圳醫院將致力推動兩地的融合,為深圳乃至全國ICU打造一個新的樣本,在融合中實現改革。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