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扎堆出游時
旅游流動性大,人群交流頻繁,扎堆旅游不利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雖然春天的腳步近了,但還未到扎堆出游時。
目前,防疫已進入關鍵時刻,因為采取了及時的隔離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傳播與蔓延,但疫情尚未消除,采取隔離和區劃管理以及有序復產復工是必須的。而暫時的隔離,也正是為了讓將來的出游更健康、更安心。
今年春節,我像往常一樣,從北京回到老家山東過年。因為疫情的影響,一回到北京,我便進入了隔離區,開始了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
在隔離區中,我每天大多數時間被禁錮于一室之內。在腳步被按下了暫停鍵后,我從未像這般向往遠方。
坐在幾平方米的室內,我開始懷念曾經到過的遠方。在手機中翻看著一張張照片,溫州、三亞、重慶、鄂爾多斯、烏魯木齊、芬蘭、冰島……這些在過去一年曾經去過的地方,無不讓我產生無盡的遐想。
江南的花,是否已經含苞待放?內蒙古大草原上,是否有了一絲綠意?芬蘭的夜、冰島的風,是否還是那樣迷人?
若不是這寶貴的14天,我可能都沒有時間停下來,好好回想過去踏足的地方,回憶那一段段美好的旅程。想起在過年期間,我在家中將手機里的旅行照片投到電視屏幕上,一邊翻看,一邊給父母講解,兩位上了年歲的觀眾,看得聚精會神并感慨道:“感覺我們也去了一趟芬蘭和冰島。”
每一篇過去的文章都是未來這本書的序章。因為流去時光的寶貴,因為充滿回味的過去,我向往能夠在未來到達更多的遠方。隔離也是戰斗,也是對防疫做出了貢獻,有許多人與我有同樣的經歷,大家對遠方的向往也是共同的。最近在微信上跟朋友聊天,不少人都跟我表達了同一種意愿:等疫情結束,我一定要出去旅行。
我是一個喜歡自由行的人,之前每次準備出行,都會因此而費上一番腦子,也正因為此,我每次都很期待下一次旅行。每一個已經到達的遠方,都讓我沉醉;每一個還未到過的遠方,都讓我憧憬。那里有不一樣的風情,那里的人,那里的笑臉,都讓我充滿期待。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旅行,我是一個旅行者的話,那么,在這趟長途旅行中,一個重要的使命便是認識我自己,豐富我的人生。腳下走過的地方越多越發現,我更想抵達的,是屬于自己的遠方,是自己內心向往的遠方,更是內心希望自己成為的那個人。
雖然在隔離期間,我不能“行萬里路”,但是,這不妨礙我“讀萬卷書”。原本,過完春節,我要去庫布其沙漠出差,既然去不成,我索性打開了《春歸庫布其》這本書,撫摸著書上的文字,書中的場景變得立體,治沙人幾十載的努力,換來了庫布其的綠意盎然。我去過兩次庫布其,還要再去。
有向往的遠方,隔離期間的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除了讀書和網上辦公,用手機與親朋好友交流感情和思想之外,對于喜愛體育運動的我來說,在一室之內,一樣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鍛煉項目。有強健的身體,才能到達更多的遠方。
“飛翔的蒲公英,不是真的勇敢,是遠方有呼喚;揚帆起航的船,不是為了走散,是尋找新的海岸。”我們向往每一個遠方,因為我們對生活充滿了熱愛,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再等等,切莫掉以輕心。現在短暫的隔離,是為了明天能看到更美的遠方。再多一點耐心,再多一分堅持,我們便能早日向遠方出發。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