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加劇與俄軍事對抗
近日,北約不斷強化在俄羅斯周邊地區的軍事部署,俄羅斯也針對性加強前沿威懾能力建設,雙方的軍事示強舉動未來或將為地區局勢帶來負面影響。
北約加緊軍事部署
近期,北約主要從兩方面推進針對俄方的軍事部署。
一方面,想方設法增兵歐洲。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12日報道,俄羅斯外交部第二歐洲司司長謝爾蓋·別利亞耶夫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近期以來北約駐挪威兵力一直持續增長。他說:“外軍部隊數量持續增長,以輪換和演習期間駐留為借口的狡辯不能讓人信服。”
俄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表示,北約非常清楚莫斯科沒有進攻任何國家的計劃,但依然尋找借口在俄周邊部署更多的裝備和兵力,俄方對此表示憂慮。
此外,8月15日,美國務卿蓬佩奧訪問波蘭期間與波方簽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正式敲定美在波增加駐軍相關事宜。
另一方面,大張旗鼓擴建設施。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11日報道,美國駐愛沙尼亞大使館當天發布消息稱,美空軍結束對愛沙尼亞阿瑪瑞空軍基地的改造工作。美方表示,現在該機場的基礎設施能為北約各類戰機提供保障,大量戰機可從阿瑪瑞空軍基地起降,與愛沙尼亞國防軍協同行動。
在此次基地升級擴建完成后,美空軍F-15戰機已陸續抵達阿瑪瑞空軍基地。外界評論認為,愛沙尼亞與俄羅斯接壤,距離圣彼得堡僅“一步之遙”,美國在此駐軍相當于扼住俄北方艦隊的“咽喉”。
俄強化軍事威懾
為反制北約近期的軍事示強舉動,俄羅斯多措并舉強化前沿威懾能力。
一是加裝重型導彈。俄《消息報》網站發表文章稱,俄軍蘇-30SM戰機未來將加裝Kh-32重型空對地導彈。據悉,該導彈是一款液體燃料高超音速導彈,目前僅供遠程轟炸機圖-22M3使用。
俄軍事專家德米特里·科爾涅夫指出:“蘇-30SM戰機可在機身下方的中心掛架上搭載1枚Kh-32重型空對地導彈,該導彈可當作反艦導彈打擊事先確定的目標,導彈可采用高爆彈頭,投射1枚能炸毀艦船,投射幾枚就能摧毀航母。”
二是采購先進戰機。據美防務世界網站8月12日報道,俄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日前宣布,俄空天軍將與蘇霍伊公司簽署一份價值700億盧布(約合66.9億元人民幣)的合同,采購一批蘇-35戰機。此前,俄空天軍已采購48架蘇-35戰機。蘇-35戰機配備帶有無源相控陣的機載雷達以及具有推力矢量控制的發動機,速度為每小時2500千米,最大航程3400千米。蘇-35戰機設有12個炸彈和導彈掛載點,將在未來空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是演練兵力投送。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12日報道,俄東部軍區新聞局太平洋艦隊信息保障處處長尼古拉·沃斯克列先斯基表示,俄太平洋艦隊在海軍陸戰隊演習期間首次在科曼多爾群島以傘降方式投送兵力。科曼多爾群島由4座小島組成,位于堪察加半島以東200千米處,俄美國界從該群島和阿留申群島之間穿過。
歐洲安全面臨挑戰
綜合來看,北約與俄羅斯近期在軍事上的相互示強,既源于雙方長久以來難以消弭的戰略矛盾,也凸顯雙方軍事猜忌達到新高度。美國智庫蘭德公司近期發表研究報告稱,北約目前在東歐的部隊結構無法抵御俄羅斯入侵鄰國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如果沒有至少7個旅的威懾力量,外加保護東歐的火力和空中支援,俄羅斯在60個小時內可迅速占領波羅的海國家。未來,北約與俄羅斯的軍事示強活動或將持續進行,雙方的軍事對峙可能進一步升級。
北約將繼續“招兵買馬”。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未來將繼續以俄戰略威脅為由,持續推進對俄軍事斗爭準備。美《國家利益》網站近期報道稱,美五角大樓的“歐洲安全保證計劃”將在未來幾年內增加歐洲地區的資金投入和兵力部署。五角大樓還將提供34億美元(約合236.3億元人民幣)用于增加在歐洲的軍事儲備,為北約部隊提供多層面軍事支持。
俄羅斯將“見招拆招”。對于北約“惡意滿滿”的備戰舉動,俄羅斯未來或將持續強化波羅的海、東北歐等方向的軍事存在,針對性舉行大規模演訓活動,加大抵近偵察和力量展示行動力度。同時,俄或將加緊搶奪極地、太空、網絡等領域資源,擴大作戰優勢,持續推進核威懾、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軍事研發應用,以期對北約形成新的戰略威懾能力。(楊忠潔)
- 標簽:打包安裝程序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