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解密:西部陸海新通道“新”在哪
□本報記者 王眉靈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提出“西部陸海新通道”概念。這條通道“新”在哪里?8月15日,記者電話采訪了參與《規劃》起草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運輸服務與物流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謝雨蓉。
新內涵
頂層設計時,就定位為既是交通運輸通道,也是物流、貿易、產業合作通道
西部地區傳統的出海通道是沿長江從華東地區或經珠三角地區出海。《規劃》提出建設的主通道,則是從重慶、四川一路南下,經北部灣港出海。
“從空間上而言,這是條新的通道。”謝雨蓉說,這條新通道并非零基非零基礎,是以推動中國和新加坡合作的南向通道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目前重慶、四川都已開行了至北部灣港的固定班列,方向、路線與新通道接近,此次在國家層面明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概念,有利于推動這一通道形成規模化。
從戰略定位來看,西部陸海新通道不僅僅是交通運輸通道,也是物流通道、貿易通道、產業合作的通道,“我們希望,從頂層設計角度就推動新通道往這樣的方向發展,成為西部地區的戰略通道,進一步提升西部開發開放水平。”
謝雨蓉表示,中國不僅要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也要擴大內需,做強、做大國內市場,西部地區不再是開放的邊緣,通過新通道,將進一步把西部地區推向前沿。四川有著開放的基礎,面向新興市場,若抓住機會,則可能成為中心。
對外,西部地區與東盟地區相鄰,有著很好的貿易合作基礎,是“一帶一路”拓展的重點領域;西部陸海新通道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是“一帶一路”走深走實中重要的一筆。隨著新通道的建設,西部地區對于中國發展的作用將更為凸顯。
新模式
堅持市場主導、政府推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規劃》多次提到,“優化通道建設與運營模式”“通道建設要市場主導、政府推動”,并提出,通過通道建設,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相關地區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謝雨蓉認為,借助西部陸海新通道,四川可積極參與國際產業分工,打造國際供應鏈。
目前,四川、重慶等西部省份正與各鐵路局、相關港口合作,建立通道運營平臺,打造通道運營中心。
作為國家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成都要積極發揮優勢,加強與相關企業、部門合作,減低關檢成本、提高過關效率,優化運營組織。另一方面,將合作進一步延伸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此外,四川中歐班列開行量全國領先,已形成中歐班列的內陸中轉樞紐;若有效銜接西部陸海新通道,則可形成一條縱貫南北、連接歐洲與東南亞的物流大通道。依托這一通道,四川可考慮建設相應的物流園、產業園,推動通道做強、產業做優。
“成都是西南地區的雙中心之一,需更好地發揮產業平臺的輻射作用,形成產業的外溢效應。”謝雨蓉表示,借鑒上海和蘇州、南京等周邊城市的發展模式,成都作為樞紐,在有效聚集資源、聚集產業后,借助物流發展、平臺打造,帶動周邊城市共同開展國際合作,形成完善的產業分工體系,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