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打假灰色產業鏈:30元就可“拜師”學全套流程
或收貨后申請退款不退貨或要挾商家獲取高價賠償
職業打假灰色產業鏈調查
● 職業打假早已形成產業鏈。職業打假人主要有“吃貨”和“賠償”兩種套路,“吃貨”是指收貨后申請退款但不退貨;“賠償”是以舉報、起訴等手段要求商家高價賠償
● 在職業打假人的辦事規程中,向監管部門投訴舉報是重要一環。為牟取非法利益,職業打假人往往大規模對商家進行惡意投訴與威脅。大部分的執法資源被用于處理職業索賠舉報及其后續的信息公開、行政復議和訴訟、紀檢監察等,造成執法資源被不正當擠占
● 針對職業打假,今后應形成一些標準和程序,讓職業打假人真正實現職業化,對他們給予一定的規范引導,讓其打假更加專業有成效,依法有序進行,從而發揮凈化市場的積極作用
□ 本報記者 張 維
□ 本報見習記者 羅聰冉
近日,職業打假人再度陷入輿論漩渦。
監管部門、商家及消費者協會等指責稱,職業打假人名為打假實為牟利,此風不可長。但也有觀點認為,不應對職業打假人污名化,畢竟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經營者的違法沖動,有利于提高商品質量。那么,職業打假人究竟是蛀蟲還是啄木鳥?
《法制日報》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職業打假的套路越來越深,甚至呈現出團伙化、專業化、規模化、程式化趨勢,具體表現為師徒傳幫帶、培訓產出一條龍、專盯包裝宣傳瑕疵等。對此,有關專家呼吁,應明確正當維權與敲詐勒索邊界,從而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市場經營秩序。
分享教程傳授經驗
職業打假成產業鏈
到商場里買個東西,然后拿著發票及商品去找商家要賠償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
TAGS標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