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憑借新能源產業鏈開啟“第二曲線” 世界500強排名躍升至138位
7月22日,《財富》雜志發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強”排行榜, 恒大以704.8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列第138名,較2018年大幅上升92位,較2016年更是飆升358位,成為世界500強中排名提升最快的企業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成立僅23年的龍頭企業,恒大如今憑借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成功開啟“第二曲線”的增長。“恒大速度”也有望長期延續。
在世界500強榜單上,中國民營企業不斷增多。可以說,世界500強榜單見證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及民營企業的崛起。
其中,近年表現出色的恒大,今年排名138位,自2016年上榜以來幾乎平均每3天就趕超一家世界500強,堪稱是世界500強陣營里的一匹黑馬。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速度很好地詮釋了恒大的“內生式增長”,自身業績的不斷提高成為了排名不斷上升的直接原因。尤其是恒大自2017年起開始實施的“規模+效益型”的發展模式,高質量的發展成為恒大業績在高基數下繼續大幅攀升的催化劑。
而這也是恒大既大且強的重要原因,“規模+效益”發展模式下,2018年恒大實現凈利潤722.1億元,同比增106.4%,成為行業內名副其實的“利潤王”。而在此次公布的世界500強榜單中,若以利潤排名,恒大已位列107位。
在地產主業效益良好的背景下,恒大也開始大力培養新的發展引擎。
保羅·紐恩斯在《跨越S曲線》中提到,所謂基業長青,就是能夠一次又一次地跨越第二曲線。這個最初由管理學大師查爾斯·漢迪提出的理論,著重強調企業應當在主業增長達到巔峰前,不斷探索新業務,實現“第二曲線”的增長。
中國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曾在集團2018年年報業績發布會上透露,早在9年前,公司就開始對多元化產業進行大量調研,探索與恒大規模體量相匹配的新業務。而今,恒大已形成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游、健康養生為兩翼,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多元化產業布局。新能源汽車恰為繼地產主業后,將引領恒大騰飛的第二條增長曲線。
自從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恒大在半年內擁有了覆蓋整車制造、三電系統等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建立了系統性競爭優勢。而今國能93順利量產下線,未來恒大還將開發并推出涵蓋中端、中高端、高端及豪華定位的全系列多品牌產品。
據權威組織測算,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有望達到1750萬輛,市場空間巨大。而根據恒大此前規劃,將“力爭3年至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有分析人士也指出,隨著恒大的“第二曲線”進入高速發展期,將為恒大打開規模逾幾萬億級的巨量增長空間,屆時恒大也有望成為世界500強的標桿企業。(記者 謝若琳)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