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討厭包辦婚姻,故給兒子取不祥的名字,結果造成悲劇
徐悲鴻,中國現代畫家,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其擅長畫馬,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杰”。他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的改良,立足中國現代寫實主義美術,被尊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很多人知道徐悲鴻在藝術上的成就,以及感情上曾有過兩段婚姻。其實不是的,他在認識蔣碧薇之前,就已經成過一次家。
1895年夏天,徐悲鴻出生在江蘇宜興屺亭鎮,父親徐達章在私塾教書,母親魯氏是一個淳樸的勞動婦女,一家人的生活過得緊巴巴的。由于父親能詩文、善書法,自己還學習了繪畫,所以鄉人經常邀請他去作畫,徐達章也能賺點小錢補貼家用。徐悲鴻從六歲開始就開始跟著父親讀四書五經,九歲時正式跟著父親學習畫畫,每天吃完午飯后他就臨摹一幅晚清名家吳友如的畫作。同時,在父親的指導下,他還要學習調色等各種繪畫技能。一年后,他已經能幫父親在畫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還能為鄉人寫春聯。
為了維持生計,十三歲的徐悲鴻跟著父親在鄉村鎮里四處輾轉,賣畫接濟家用。這段時間,雖然日子過得很艱苦,但開拓了他的藝術視野,豐富了他的閱歷。十七歲時,徐悲鴻孤身一人來到當時商業最發達的上海賣畫謀生,并利用空閑時間學習西方繪畫。
幾個月后,徐悲鴻收到父親的來信說自己病重,希望他能回家,他立即趕回家中。沒想到,父親只是以生病為借口,實則是讓他回來成家立業的。父母沒經過他的同意,就給自己找了一個妻子,自己連對方是誰都不知道,這難道不是包辦婚姻嗎?接受過新思想的他,對此很不滿,不同意這門親事,于是他離家出走。
不久,父親就把徐悲鴻抓了回來,逼著他成婚。婚后,心存怨恨的他,怎么看這位妻子都不滿,更別說與妻子產生感情了,連基本的善待都很難做到。次年,妻子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除了他,一家人都很高興。為了表達自己對這段婚姻的不滿,徐悲鴻竟然給自己的親生兒子取名為“劫生”,意為應劫而生。對此,父親很生氣,給孩子改名為吉生。這孩子一出生,就不受親生父親的待見,還取了一個很不吉利的名字,這或許就已經注定他的壽命不會有多長。
隨著兒子漸漸長大,加上他遺傳了自己某些特點,慢慢地,徐悲鴻開始接受了兒子。然而,沒過多久,這孩子就離開了人世。兒子早夭,妻子遭受了沉重的打擊,本來就與丈夫的關系不好,兒子出生后,她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兒子身上,現在兒子也離開了她。不久,妻子也郁郁而終。
徐悲鴻不愿被家室拖累,再次離開家到上海學習繪畫。期間,他認識了同鄉兼老師的蔣梅笙教授,也認識了其二女兒蔣碧薇,對她一見鐘情。蔣碧薇在十三歲的時候,父母給她訂了一門婚事,但她被徐悲鴻吸引,愛上了這個才子。于是,兩人私奔到法國,蔣碧薇后生下一兒一女。
兩人在一起生活了28年后,因為各種矛盾而分道揚鑣,蔣碧薇做了張道藩的情人。在徐悲鴻身體不好時,小他28歲的學生廖靜文去照顧他,兩人于1946年結婚,孕育了一兒一女。
1953年9月26日,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享年58歲。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