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 低風險地區電影院將開放,有期待、有挑戰
7月20日,低風險地區電影院將恢復開放。消息傳來,不僅已經沉寂半年的電影行業備感振奮,全國各地翹首以盼能夠走進影院觀影的觀眾也歡欣鼓舞。
春節以來,全國各大影院暫停營業,許多原本已經定檔的影片不得不延期上映,這其中,包括春節檔觀眾期待的《唐人街探案3》《奪冠》《緊急救援》《姜子牙》等。然而,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短期內看不到這些影片的上映時間,這不僅給片方帶來了損失,也是觀眾的遺憾。
在影院停止營業的這半年里,一些電影企業倒閉;有的影院在最艱難的時期以打折銷售爆米花、飲料、電影衍生品為營生。即使如此,影院停業關門的消息仍然不斷傳來。可以說,在電影產業化改革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是中國電影產業經歷的最困難時期。
在這個時期,許多忠實的影迷因為無法走進電影院而備感遺憾,過去許多年中國電影培養的觀眾觀影習慣也面臨挑戰。然而,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剛需是存在的,看電影的剛需也同樣如此。在這段時間里,許多觀眾不得不轉移到網絡平臺觀看電影,而由于不少不具備強視聽效果的電影并非必須在影院觀看,慢慢地,線上觀影也逐漸成為新習慣。不少人擔憂,當新的觀影習慣已經形成,還有多少觀眾愿意走進影院?
眼下,電影院恢復營業,可以想見,在影院這樣的人口密集空間,人們對疫情的擔憂依然存在,這必然會影響影院的上座率。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在保障防疫安全的前提下,讓更多觀眾走進電影院,是電影行業必須攻克的難關。
一方面,對于許多大投資、大制作的電影來說,這個時候進入影市無疑承擔著巨大的風險,而沒有這樣的影片投放,影市的熱度又很難被調動起來。因此,用什么影片和什么樣的經營方式來逐漸提升觀眾對影院觀影的信心,是必須認真研究的問題。
另一方面,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尚未結束,疫情反復的風險仍然存在,影院經營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如何做好影院的消毒防疫工作,讓觀眾能能安安心心走進影院,在安全衛生的環境下觀影,也是影院必須加強落實的舉措。
可以想見,許多因疫情而延誤上映的影片已經躍躍欲試,但一窩蜂地搶占檔期,也會影響影片本身的市場發揮,觀眾的消費額度是有限的,一段時間內觀看影片的數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影片如何科學排布,高效營銷,也是從業者必須重視的問題。
低風險地區電影院即將開放,讓電影從業者看到了行業發展的希望。有專家說,只要觀眾觀影的需求在,電影的希望就在,電影發展的空間就在。2020年下半年已經到來,中國電影產業將迎來什么樣的發展,這讓所有愛電影的人充滿期待。(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有文化工作室 劉陽)
- 標簽:穆熙妍的狗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